疾病饮食资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认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郭沫若吗 [复制链接]

1#

你认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郭沫若吗

——郭沫若《放号》诗赏析

洪林钟/文

(郭沫若工作照)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表情达意——的。而这“形象”又主要靠诗中的意象及其建构而形成的意境而完成的。因此,笔者认为,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下简称《放号》诗取象新鲜典型,立意奇崛峭拔,意境壮阔深邃,从而创造出一幅充满浪漫豪放气息的画面;在这幅艺术画面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具有勇敢进取、执着追求、昂扬奋发的创造精神和“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激情四射、理想远大、个性鲜明的新青年的形象。

我们还是从具体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放号》意境图

小文拟从诗歌建构理论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赏析说明:

(一)立意高远。这里的“意”既是意象的“意”,也是意境的“意”,还是整首诗主题意旨的“意”,具体指诗人的情感、意念、思想倾向等。它是诗歌的灵魂,是制约取象的决定因素。因此,赏析诗歌作品就应从把握诗歌的“意”入手。

影响诗歌立意的首要因素是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郭沫若写作《放号》诗的有关背景是:年9、10月间,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于是,他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出现在诗人的眼前。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

另外,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这应该可以看出其受时代(包括惠特曼)影响又一佐证。

决定诗歌立意的重要因素当然还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先看看标题的含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动词,“立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层意即站在地球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喊;其深层意是,诗人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面对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他要写下诗篇,发出对于“力”的赞歌,发出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呼喊!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就是:诗人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借这首诗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二)取象典型。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比喻意义,所以诗人在选取意象时都特别在意那些能表现诗人“意”的“象”。我们且来看看《放号》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1)“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这类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实在意象”,在诗中即为具体的自然景物(景象或景观,此为“象”),其特点是,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此为“意”),它们组合(建构)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特点。

(2)“我”“力”。这类意象可称为“虚在意象”,在这首诗中,它们是主体意象,其余的则相对的称为“子意象(群)”。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两个主体意象:

①“我”。它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是是横跨两岸的巨人,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到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位的滚滚洪涛。——这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作为的时代弄潮儿的形象。

②“力”。它既指白云“怒涌”、洪涛“滚滚”这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的自然的力量,更指时代的风云、时代的洪流。这表明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激情和力量。

由此可见,诗人在取象方面极具典型性,都是围绕“力”这个立意而精心选择的。“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分明就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这些典型的意象以辐射式组合方法(以主体意象为轴心向子意象群辐射)从而营造出壮阔的高远的意境,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郭沫若在讲话)

(三)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放号》诗除了运用辐射式意象组合方式之外,意象建构艺术手法可谓丰富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排比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毁坏,不断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等)和反复手法(“力哟!力哟!”等),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放号》诗是一首自由体新诗,采用了不受约束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此外,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手法,加上叹号的使用,从而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郭沫若与家人合影)

总之,郭沫若《放号》诗意象建构艺术高超,从而营造出高远壮阔、深邃豪放的意境,进而传达出诗人为进步为创新为时代而“放号”的深刻意蕴。

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也让我们认识了郭沫若作为浪漫豪放、狂放不羁、勇敢进取的“热血进步青年”的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洪林钟(作家,名师)

原创保护,若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感谢您的阅读!感恩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