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资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遗世承美飞针走线绣风华营口满族民间刺
TUhjnbcbe - 2023/8/14 19:51:00

今天做客到《主播带你去旅行》的嘉宾为营口满族民间刺绣传承人王立君

主持人远方和子兴

遗世承美

千百年来,在营口这片热忱的大地上,祖祖辈辈积累下了无数的经验和智慧,让文明与非物质的遗产流传至今。这些先人们留下的厚重礼物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宝藏,值得被深刻而虔诚地传承。时至今日,许多非遗与传承者仍然在营口的土地上谱写着动人的颂歌。

每周二,跟着小编,穿过历史走到文化遗产的背后,探寻这一门门精巧技艺背后的质朴与人物背后的温度。

第七期:营口满族民间刺绣

满族刺绣,简称“满绣”,俗称“针绣”、“扎花”。在底衬布上,以红、*、蓝、白为主调的彩色丝线,用细小钢针上下穿刺,绣出各种纹样,绣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关于满族刺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金代的“女真刺绣”。满绣大约形成于明代,《李朝实录》对努尔哈赤的衣着有这样的记载:“身穿五彩龙文天盖,上长至膝,下长至足,背裁剪貂皮,以为缘。”这“五彩龙文”即为衣服上的刺绣。随着清帝国的建立,满绣走进紫禁城,摇身一变,成为宫绣,被称为“中国清朝皇族刺绣”。

满绣粗犷大气、色彩明快、针法灵活、选料华贵,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满绣使用的绣线为丝线和十字线,丝线光泽度好,而十字线线体柔滑,因此满绣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营口满族民间刺绣始于明末时期,是由凤城、锦州转到营口落地,至今也有百年历史。营口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起源于明末时期的建州女真时代,满族刺绣承载了东北地区的社会礼仪和民间传说等历史,满族刺绣保留了女真的稚拙,纯朴的工艺风格。针法有平针、锁针、纳沙、打籽绣、锁边绣、柳针绣、盘金绣等。

满族刺绣的图案大部分代表吉祥的象征,在清代帝王龙锦、宫廷文武官袍、枕头顶、荷包等都用满族刺绣完成,而现代人们的衣服、包包,还有家里装裱画大部分选用满族刺绣。满族刺绣把中国传统文化用图案的方式传播人们,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营口满族民间刺绣传承人王立君利用自身绘画特长,根据每幅作品的特点,进行创新,最引以为豪的绣品是耗时三年半的时间绣制成一副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卷,比例1:1,全长6米4,得到业内人士高度评价。年,营口满族民间刺绣正式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脊梁,是奔腾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力量。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当代,古老的非遗技艺必将在所有支持者和传承者的帮助下迎来崭新篇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遗世承美飞针走线绣风华营口满族民间刺